那些穿越时光的“飞鸟剪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3 0
  原标题:世界摄影日|重读那些穿越时光的“飞鸟剪影”
  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日。1839年的这一天,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将银版摄影法列为公共产权,摄影术由此诞生。自那以后,摄影便成为人类记录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摄影的长河里,鸟类始终是最受追捧的题材之一。早在1959年,新华社记者就拍摄到了珍贵的鸟类影像——成群候鸟掠过天空,穿越时光的画面至今依然动人,见证着人与自然的长久陪伴。
  爱拍鸟的摄影人不在少数。在中国,有一处堪称摄影人“神仙地”的拍鸟秘境,它就是黄海之滨的盐城。
  盐城坐拥广袤滩涂与辽阔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每年,百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停歇:丹顶鹤的优雅、勺嘴鹬的灵动、黑脸琵鹭的独特、东方白鹳的挺拔…… 一个个鲜活身影,为天空与湿地晕染出诗意底色。
  如果你想近距离拍鸟,这几处地方不容错过: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与飞鸟共享栖息;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和谐共处。新华社发(孙华金摄)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看到鹤舞东方的经典画面;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数百万候鸟迁徙途中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2015年12月15日,丹顶鹤齐声“歌唱”。新华社发(陈国远摄)



2024年12月4日,拍摄于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亭亭仙鹤在翩翩起舞。新华社发(陈国远摄)

  条子泥湿地,世界级的滩涂奇观,是勺嘴鹬的重要停歇地。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景色(合成照片)。新华社发(杨国美摄)

  盐城不仅是摄影人的乐园,更是候鸟迁徙的关键驿站。它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中段,为数百万候鸟提供着休憩与补给的港湾。飞鸟的翅膀,正是从这里衔接着南北两端的天空。
  盐城对生态保护格外用心。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盐城也跻身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列。一个个保护区与湿地公园的建成,既让鸟类得以安心栖息,也让摄影人能在镜头里定格更多自由飞翔的身影。
  在这个世界摄影日,让我们在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新华社影像里,寻觅飞鸟掠过天际的痕迹;更可以用今天的镜头继续记录飞翔的瞬间,也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