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婚育数据:广东婚育最积极,黑龙江新婚夫妇中近半是再婚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3 2
最近一周,全国多地官方下场“催婚”——
宁波、杭州、绍兴等多地发钱鼓励结婚,广州南岭村最高奖补20万;29个省份延长婚假,山西、甘肃最长可休30天;上海黄浦区民政局入驻夜店……
“催婚”背后,是全国婚育数据持续走低的现实。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610.56万对,初婚人数占比75.11%,均为近年最低;人口出生率6.77‰、自然增长率-0.99‰,低位运行。
具体到省份,广东稳坐婚育第一大省,东北依然是婚育“老大难”。尤其黑龙江,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齐垫底;初婚人数占比最低,去年登记结婚的26万人中,将近一半是再婚。
-01-
全国结婚人数十年减少过半
黑龙江再婚人数占比超4成
国家统计局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披露了全国及各大省份2024年婚育数据,其中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新低。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610.56万对,较十年前的1306.74万对减少53%;初婚人数917.23万人,占比从十年前的87.5%降至75.1%;离婚登记351.31万对,离婚率2.49‰,与十年前(363.68万对、2.67‰)相差不大。
具体到省份,常住人口大省结婚人数最多,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高居前五,均超过30万对。广东是唯一一个结婚人数超过50万对的省份,且已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这与其外来人口规模较大、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婚育观念相对保守有关。


广东的初婚人数及占比,也居全国前列。2024年,广东初婚人数83.19万,居全国第一;初婚人数占比81.26%,居全国第四。


8个省份初婚人数占比低于全国(75.1%),同时离婚率高于全国(2.49‰),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重庆和四川。这些省份主要是东北、西北边疆省份,以及直辖市及周边省份。
2024年,黑龙江、辽宁、北京、新疆、内蒙古、重庆初婚人数占比不足70%,黑龙江更是低于60%。也就是说,黑龙江去年登记结婚的26万人中,有将近一半是再婚。
2024年,新疆、贵州、黑龙江、吉林、重庆、天津、北京、内蒙古、四川、辽宁离婚率居全国前十,部分省份超过3‰。“能过过,不能过就离”,在这些省份可能并非说说而已。


-02-
东北三省出生率集体垫底
专家:独生子女比例较高
结婚数据下滑,与此直接相关的生育数据也是低位运行。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连续三年低于千万,人口出生率6.77‰、自然增长率-0.99‰,为近年来次低水平。之所以不是最低,主要是受龙年生育偏好影响,生育数据较2023年有所提升。
具体到各地,共有10座省份出生率高于全国且自然增长率为正,分别是西藏、宁夏、贵州、青海、新疆、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和福建。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些省份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文化中普遍重视家庭延续与子嗣数量,“多子多福”观念根深蒂固。同时,这些省份城镇化率普遍偏低,生活节奏较慢,育儿成本相对较低,客观上为多孩生育提供了空间。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也较为宽松。


6座省份人口出生率低于5‰且自然增长率为负,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和天津。它们的老龄化程度也居全国前列,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辽宁、上海更是超过20%。
东北出生率垫底,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历史因素。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东北三省生育率持续低迷,与当地经济衰退、经济转型遇到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少有很大关系。这导致大量年轻人外流至经济更发达的地区,不仅减少了当地的育龄人口,还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表示,东北城镇化和工业化早,体制内人员占比较大,过去计划生育执行得比较严格,东北的独生子女比例在全国是比较高的。目前,这批独生子女进入婚育阶段,因此出生率也比较低。
与东北相反的是广东。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12780万人,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出生人口113.3万人,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当然,广东的优势也是其他省份难以比肩的。一方面,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口,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另一方面,广东生育、宗族文化传统较为浓厚,生育意愿也更高。
不过即使强如广东,也有地区开始“催婚”了,且十分“财大气粗”。
-03-
全国29个省份延长婚假
广州南岭村婚育补贴高达20万
早在今年7月,广州南岭村就以高达20万的婚育补贴引发网络关注。政策规定,南岭联社户籍股东成员初婚夫妻可享受村社两级奖补,初婚奖励8万,生育补贴最高12万,合计20万。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南岭村在共享集体经济成果方面的一种探索,属于个例,大部分地区发放的补贴并没有这么多。今年下半年,浙江杭州、宁波、嘉兴平湖市、绍兴柯桥区、金华浦江县等多地宣布发放结婚消费券,总额在800-1000元之间。
山西吕梁“出手”更早,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吕梁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可获得1500元奖励,奖励资金在登记窗口以现金红包形式发放。
除了发钱,还给放假。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休30天。河南、四川、黑龙江为参加婚检的夫妻分别额外增加7天、5天、10天,最长可休25-28天。新疆可休23天,湖南鼓励用人单位将职工婚假延长至20天。


目前广东、广西暂未延长婚假,依然为3天。今年7月,有在广东务工的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发帖,要求延长婚假,官方回复:“已转相关部门处理”。
广西卫健委也曾回复过相关问题:“延长婚假,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又顾及到用人单位的发展问题,对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深远,因此需要科学评估和权衡各方利益。”
事实上,无论是延长婚假还是发放补贴,对提升婚育数据的作用可能都较为有限。长城网曾发表评论: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发展规律,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结婚人数减少、生育率降低几乎是必然结果。
参考资料:
[1] 中国统计年鉴
[2] 31省份人口出生率公布:谁最高?谁垫底?《财经》
[3] 连续七年成第一生育大省,广东人口“双料冠军”的经济密码.21世纪经济报道
[4] 山西吕梁女性35岁前结婚奖励1500元,结婚能靠奖吗?长城网
[5] 29个省份已延长婚假!多地宣布:结婚就发钱奖励!有地方初婚最高发8万元.每日经济新闻
[6] 发钱奖励结婚,支持婚育就该系统性发力.澎湃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已经腰斩了,还900多万呢
7 小时前 ·回复
感觉结婚已经不怎么适合现在社会了
7 小时前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