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苹果、华为等推动手机无卡化 已在可穿戴设备落地

发表于 2025-8-25 17: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40 4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有消息称,华为推出支持eSIM的新款三折叠手机,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商用eSIM的智能手机。《科创板日报》从产业界人士了解到,华为确实有相关计划。而后续发布的华为Mate 80系列,可能也将有一款机型支持eSIM。
  此外,OPPO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年底预计会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
  eSIM是一种把传统SIM卡直接嵌入设备芯片的技术,无需用户插入物理SIM卡,可以节省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内部空间。国内运营商曾在多年前启动了eSIM业务,但在2023年因为安全风险等因素暂停了该业务的新申请。
  不过在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纷纷恢复了eSIM业务的办理,主要面向物联网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尚不包括手机业务。
  多名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智能终端厂商而言,eSIM是比较明确的发展趋势。但政策监管和运营商的态度,将影响eSIM技术在手机终端的落地速度。
  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积极布局eSIM
  苹果是手机厂商中最为积极支持eSIM的企业。早在2011年,苹果提交了eSIM卡专利,并在iPad Air 2首次实现商用。2017年左右,谷歌和苹果在手机端也逐渐支持eSIM,但保留了实体卡槽。2022年,苹果在美国发布的iPhone 14取消了实体卡槽,仅支持eSIM。
  据媒体报道,即将于9月推出的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前所未有的轻薄设计,为此会直接取消实体SIM卡槽。
  有产业链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如果华为顺利在9月推出支持eSIM的三折叠旗舰手机,那么将在国内从苹果手中抢下eSIM首发。
  除了华为、苹果外,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布局eSIM。
  小米今年3月在海外市场推出首款支持eSIM的小米15 Ultra。而OPPO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年底预计会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发布的《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提供eSIM手机服务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大幅增加,从2018年底的24个增至2024年中的123个(不含漫游服务)。同时,开通eSIM手机服务的运营商数量从2018年的45家增长至2024年6月的441家。
  GSMA 智库预测,2025年底全球将约有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3/4。
  运营商eSIM业务重启中国联通最为积极
  国内运营商曾在多年前启动了eSIM业务,但在2023年被全面暂停新业务办理。
  2017年11月,中国联通与华为合作,推出了支持eSIM独立号码业务的华为运动手表,并在上海、深圳、广州等7个城市启动了业务试点,后在2019年3月,中国联通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
  中国电信则于2018年在上海、南京、广州、成都4个城市开展eSIM业务试点,随后拓展深圳、武汉、杭州3个试点城市。中国移动也于2018年在上海、天津等7个城市启动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
  但在2023年7月,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eSIM业务办理,已开通的用户虽可继续使用,但新用户无法申请。
  有电信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安全风险是主要原因。当时,eSIM的远程写入机制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诈骗案件激增。
  不过,在今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恢复了eSIM业务的办理,并在多个城市逐步上线。有智能终端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最为积极,动作最慢的是中国电信,因为中国电信的天通卫星通信业务,需要基于实体SIM卡做鉴权
  今年7月初,中国联通率先在北京、天津、河北等25个省市恢复了eSIM业务,主要面向物联网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7月11日,OPPO Watch X2系列智能手表上线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成为2023年暂停后首个在消费级终端实现eSIM商用的案例。但云南省号码暂不支持开通,四川省用户需线下实名办理。
  随后在7月14日,中国联通低调上线eSIM手机业务测试页面,不过该页面当晚被撤下。




  手机端eSIM落地仍受多重因素影响
  有多名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eSIM后续在手机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监管和运营商的积极性。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对于智能终端厂商来说,eSIM是比较明确的趋势,主要的好处是可以把手机做得更加轻薄、紧凑,像防尘、防水也更容易实现。eSIM的挑战在于运营商的态度和监管因素。
  “eSIM是无实体卡的,让消费者更换运营商网络变得更容易,这使得全世界的运营商对手机支持eSIM的态度都比较谨慎。相比手机而言,运营商对可穿戴设备这类新业务更积极一些,因为有利于扩展新兴市场。此外,eSIM技术所存在的反电信诈骗等安全风险,导致监管压力变大。”
  目前来看,苹果、华为等终端厂商的需求在eSIM的重启之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光认为,如果运营商的经营策略以及监管政策方面有更积极的变化,那么可以预期,手机eSIM将会较大的发展。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恒宝股份起飞
2025-8-25 17:48:59 ·回复
利好紫光国徽
2025-8-25 17:52:26 ·回复
263
2025-8-25 17:55:53 ·回复
二六三(002467.SZ)作为eSIM(嵌入式SIM卡)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通过战略合作、技术储备及市场布局,逐步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关系网络。以下从合作伙伴、技术布局及市场定位三个维度分析其核心关系:---### **一、核心合作伙伴关系**1. **与中国联通的深度合作**二六三是中国联通的长期合作伙伴,尤其在eSIM领域,双方共同推进物联网(IoT)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应用。中国联通已在25省市重启eSIM功能,并联合紫光展锐等推出eSIM终端设备(如5G AI平板和CPE)。二六三的“263eSIM+全球流量+OTA服务”平台与联通的网络资源形成互补,助力其覆盖物流、车联网等垂直领域。2. **与阿里巴巴的技术及服务合作**- **直播服务供应**:二六三是阿里巴巴的直播服务供应商,为其提供企业级直播技术支持。- **邮件与云服务**:早年与阿里云在邮件系统方面有技术合作,并部分采用阿里云基础设施。- **生态协同**:阿里云在云计算和物联网领域的布局可能为二六三的eSIM平台提供底层支持。3. **与可信华泰的战略联盟(安全领域)**子公司与可信华泰签订协议,共同开发“国产化应用+信创安全”解决方案,覆盖零信任、云安全及移动安全,增强eSIM在政企市场的可信度。4. **终端厂商与行业客户**- 与长城汽车等车企合作,提供云通信(视频会议、企业邮箱)及潜在的车联网eSIM服务。- 为消费电子厂商(如VR设备、教育Pad)提供“通信+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技术储备与eSIM布局**1. **多形态SIM卡支持**公司早在2019年已支持SoftSIM、eSIM等多种技术,并强调“一卡、一平台、全球连接”能力,适配跨境物联网场景。2. **eControl物联网平台**2024年推出的“263eSIM+全球流量+OTA服务”平台,整合全球运营商资源,提供M2M(机器对机器)通信服务,覆盖工业级耐候性需求(如抗电磁干扰、耐高低温)。3. **政策红利与市场前瞻**欧盟《新电池法》(2026年淘汰实体SIM卡)及国内eSIM渗透率提升,为二六三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025-8-25 17:59:20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