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已有账号?
登录账号
游客请注册
立即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QQ
微信
微博
001论坛
»
论坛
›
休闲板块
›
潮流数码
›
下班以后送外卖,帮我戒掉了手机游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下班以后送外卖,帮我戒掉了手机游戏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326
0
张小录(化名),95后湖南小伙,单身,2023年从浙江某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杭州钱塘区的一家民企做了两年的药物合成研发员,月入过万,平均时薪约91元,工作时间为早8点半至晚5点半。
最近半个月,他每天下班后,都要去送3-4个小时外卖,他每天送7-10单,一共赚了674元,算下来时薪不到20元。送外卖之前,张小录每天下班后会打2-3小时游戏,送外卖以后已经不知不觉戒断。据他说,送外卖能带来“戒游戏+健身+赚零花钱”三重收获。
张小录的部分外卖送达记录
送外卖,一款游戏防沉迷工具
在尝试送外卖之前,手机游戏是张小录下班后的“主要消遣”。他坦言,研发工作需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面对各类试剂和精密仪器时神经紧绷,自然而然的,下班后就想通过打游戏放松。
像张小录这样的Z世代年轻人,自出生起就与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相伴。正如《焦虑的一代》所描述的那样,社交媒体或者电子游戏编织的数字世界,给Z世代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能动性需求,他们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探索新环境,参与竞争,玩战争游戏,学习新技能。
但这样的数字世界也伴有一定的伤害,这些伤害分别是:社会剥夺、睡眠剥夺、注意力碎片化和成瘾。
张小录也是游戏成瘾的一员,直到开始送外卖,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8月初开始送外卖以后,他没有再在工作日打开过手机游戏,只会在周末开一两局。每天下班后,他换上装备、骑着电瓶车去接单,3-4小时的送单时间里,取餐、导航、送餐的流程紧凑又充实,根本没有时间打开游戏。
更关键的是,送外卖带来的“成就感”,恰好替代了游戏给予的满足感。他发现,送外卖就像一款 “真人版升级打怪游戏”,每完成一单就能即时看到收入进账,就像游戏里通关奖励;平台设置的等级制度,更让他有了明确的 “闯关目标”—— 他的美团众包后台显示了“闪耀白银 2 级”的字样,这个等级由活跃分、服务分、贡献分、安全等级等多个指标综合决定,和线上排位游戏的段位机制十分相似。
等级的提升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等级越高,限制条件越少,不仅能一次性接更多单,还能享受免费使用外卖柜、每月1 次免费提现等权益。
张小录的众包后台截图
这种真人版游戏,某种程度上也让张小录的“减肥大业”越来越顺利。他说,“每天去运动需要太大的毅力了,不太好坚持。”但送外卖让运动变成了一件简单又自然而然的事。
张小录跑外卖前的减肥记录
杭州的7、8月正值三伏天,白天温度高达38℃,已经半个多月没下过雨。张小录送单时没骑自行车或步行,但他时不时要爬楼梯,再加上每天规律外出奔波,半个多月下来,他的反馈是,“瘦了一点点,维持在58kg,没有变胖,送外卖可以稳定体重。”
张小录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下班送外卖已经慢慢变成了生活习惯,不再是刻意的副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健康之余,还有点“甜头”。
赚点零花钱当甜头
张小录选择送外卖当兼职,并非偶然,是高中毕业的堂弟暑假兼职送外卖的经历给了他灵感。
“高考后的暑假工能做的轻体力工作,一般也适合下班后做。送外卖门槛低,我自己有电瓶车,下载个软件就能试,比其他副业好实现。”他透露,这两年医药行业处于相对“寒冬”,公司考核以项目考核为主,也不怎么加班,给了他下班后的时间自由。
确定方向后,他先对比了京东、美团、饿了么三个主流外卖平台。“京东和饿了么都下载过,京东跑过一天。”他总结了三个平台的差异:从单价来看,京东最高,但订单量较少;美团和饿了么单价相近,但美团的订单量更多,可选范围更广;从用户体验来说,美团的定位导航精准度最高,取餐、送餐时不容易走错路。
“三个APP 的界面操作差不多,但综合订单量和导航体验,美团更适合我”,最终他选定美团众包开启兼职。他主要跑的区域是杭州的钱塘区,订单主要送往居民区和写字楼。1-3公里的配送距离内,能够赚取的配送费是一单5-8元。
刚开始送单时,张小录也踩过坑。由于不熟悉钱塘区的餐饮店铺分布和小区楼栋位置,他出现过几次超时送达的情况。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送蛋糕的订单,取完餐后他不小心把蛋糕撞歪了,联系店家修补无果,最后只能自己承担赔偿费用,“蛋糕最后被我拿回去吃了。”他无奈地说。
张小录带回家的蛋糕
慢慢摸索后,张小录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接单策略:每天只抢单价高的单子,一次最多接3单,“取的单子多了就怕超时,美团给的时间还挺充裕,但也不敢多接。”
这份兼职并非零成本。张小录没额外买过雨衣、保温箱这类设备,只把电瓶车改成了可换电池的款式,每天需要支付2.5元的保险费、6元左右的电池租费,算下来每天成本控制在10元以内。“我每天会接7-10单,净收入能有60-70元,对这个时薪还算满意。”
他打开美团众包后台,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收入构成:配送收入652.6元,申诉补款21元,其他收入1元,总金额674.6元,每一笔都见证着他下班后的奔波与收获。
平台的外快,加上戒断电子游戏、锻炼身体的好处,三重激励让张小录对于跑外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表示这个兼职应该会持续下去。“只要有时间就会去跑,如果冬天冷,就降低一下频次。”
总结
叔本华说:“无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所以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命题就是对抗无聊。有一种消除无聊概念叫作“kill time”,字面意思是“杀死时间”。这种对抗无聊的需求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因此催生了游戏、短视频等“成瘾性”文娱消费产业,这种兼具解放性与奴役性的乐趣促成了“大生意”。
有趣的是,当许多人试图用踏实的现实生活从这些“大生意”抽离时,却在现实里找到了相似的“成瘾感”。社交媒体上,不少尝试过外卖兼职的人都和张小录有着相同感受:“送外卖有瘾”。这种 “瘾” 的根源,在《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中得到了解答。
社交平台上关于跑外卖上瘾的讨论
作者孙萍将这种“瘾”归因于平台机制。书中提到,当我们把外卖的供需两端拉长,会发现围绕外卖所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包含了物流、交通、人力、消费、餐饮等诸多方面的巨大的游戏场域。平台规则混合了游戏文化特有的自愿性、规则性和赌注性,外卖员在规则搭建的场域中不断闯关,获得即时奖励,最后“游戏成瘾”。
《成瘾时代:坏习惯如何变成大生意》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以为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却活在一个精心设计的成瘾时代。
”这样看来,从电子游戏中解放出来的张小录,也许只是走向了另一场“成瘾游戏”。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
孙萍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薄荷实验 2024-7
成瘾时代:坏习惯如何变成大生意
[美]戴维·T.考特莱特 著 刘天欣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万镜MirrorForest 2025-7
焦虑的一代:如何养育手机里泡大的孩子
[美]乔纳森·海特 著赵学坤 译 彭凯平 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湛庐文化 2025-3
撰文 | 邓文静
编辑 | 钱琪瑶
*本文为BOOK方物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BOOK方物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全部评论
正序浏览
倒序浏览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快速评论
本版积分规则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透明
主题
748
积分
3951
粉丝
0
+关注
私信
TA的帖子
仰光越来越多人典当手机!网友:千万拿好自己的手机
2 小时前
缅甸仰光越来越多人典当手机!网友提醒:千万拿好自己的手机
2 小时前
莫迪很兴奋:印度99%手机国产化,53%的手机出口美国
2 小时前
真我GT8 Pro高管地铁意外曝光,10月将发布
2 小时前
一加15手机现身跑分库:骁龙8 Elite Gen 5芯片,16GB内存
2 小时前
发布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