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昌:党建执笔,绘出就业好风景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7 0
“害怕自己没得文化?担心干不来?”“不要怕!县上每个月都要搞免费培训,学样手艺,好找活路。”伴随着清晨的第一抹阳光,四川省德昌县乐跃镇大福村的“村村响”广播里传出亲切的乡音。这是德昌县人社局组织的“党员政策宣传服务队”精心录制的微宣讲,让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德昌县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组织带头、党员靠前,通过“保、促、助、稳”系统施策,推动“党建+就业”深度融合,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就业实效。
“数据跑路+党员串门” 政策主动找上门
德昌县通过动态更新创业者信息库,为489名创业者精准“画像”,组织政策宣传服务队走村串户,点对点对接需求,面对面讲解政策要点,手把手指导申报流程,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党员服务队还联合银行、税务等部门,打通创业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申报、审批、发放“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帮助申领创业补贴289万元,为60家企业缓解经营压力,为5家企业成功减免税收。
“之前对政策不太了解,多亏他们上门讲解,我们公司成功申请到了1万元创业补贴,真是帮了大忙!”德昌新概念装饰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玉玲高兴地说。
“红色送岗+暖心零工” 激活就业新动能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直通车”开进社区和村社。一支支“党员帮扶小分队”上门服务,面对面讲解如何就业与择业。德昌县还提供了1100多个公益性岗位,为82人提供创业贷款贴息,真正实现“有人帮、能就业、扶得上”。
同时,送上门的还有线上的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该平台整合岗位资源,推动企业与求职者精准对接,对装修、搬运、包装等灵活就业岗位信息进行实时推送。通过发布岗位需求信息5200余条,帮助2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灵活就业者赵万平以前总是为就近找活发愁,如今通过“暖心零工”平台,她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接单赚钱。她还带着家里人一起接单,一个月下来,家庭收入增加近3000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德昌县依托“红色送岗”机制,将零工市场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设立就业服务窗口,为像赵万平这样的灵活就业者提供岗位匹配、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服务,让就业更有温度、更有保障。
“授人以渔+市场把脉” 培训就业无缝衔接
德昌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调研孵化基地建设需求,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市场导向,打造“订单式”技能培训体系。通过送教上门,开展网络创业、中式烹饪、机械驾驶等实用技能培训105期,参训人数达4743人,实现“学用结合、以学促产”。此举帮助2100余名参训人员就业,其中31名优秀学员参加州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为全县产业振兴储备了一批技能带头人。
此外,通过“政企社”党建联建机制,整合企业、律所等多方资源,推出“党建促就业”专项行动。开展“电子商务法律务实精要”等7场专题讲座,律师来讲合同、专家来分析市场,服务创业者超过320人次。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德昌县实现了就业服务“零距离”、政策落地“加速度”,创业者、就业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党建如笔,就业是纸。德昌县以组织之力研墨,以党员之肩扛责,绘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生动画卷,下一步还将探索“驻外站点+劳务合作社”联动模式,推动劳动力走出去、企业引进来,奋力描绘德昌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钱炳琴、彭健、邱宗雨)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