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已有账号?
登录账号
游客请注册
立即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QQ
微信
微博
001论坛
»
论坛
›
休闲板块
›
热点分享
›
央视财经提醒:无糖甜饮料别天天喝!最新研究再添有害证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央视财经提醒:无糖甜饮料别天天喝!最新研究再添有害证据
发表于 2025-9-22 2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630
0
无糖 " 健康神话 " 是假象,再添潜在风险新证据。
据央视财经 9 月 22 日报道,当下许多消费者将无糖饮料视为健康饮品,认为可以毫无顾忌地畅饮。
澳大利亚一项针对 3.6 万名 40-69 岁中老年人的追踪研究持续 14 年,排除体重、饮食等干扰因素后发现,每天至少喝一杯无糖甜饮料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每月喝少于 1 次的人高出 38%,即便每周喝 1-6 次,风险也会上升。
更令人警惕的是,对 1.2 万名健康中老年人的调研显示,每天喝一罐无糖汽水,大脑衰老速度会加快 1.6 年。
这些研究结果与当下无糖饮料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 — 2025 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已达 401.6 亿元,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815.6 亿元。
在即饮茶领域,2023 年 12 月无糖产品占比已达 32%,农夫山泉以超 70% 的市占率领跑,三得利、元气森林等品牌紧随其后。今年夏天,东方树叶通过 "6.6 元两瓶 "、三得利打出 " 加 1 元多 1 瓶 " 等促销活动掀起价格战。
无糖饮料的甜味来自代糖,分为人工和天然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天然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世界卫生组织 2023 年 5 月就提醒,不建议用非糖甜味剂控制体重或降低慢性病风险。研究表明,每天多喝 250 毫升人工甜味剂饮料,肥胖风险增 21%,2 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15%,且摄入量与疾病风险呈线性关系。
从生理机制看,代糖的 " 假甜信号 " 会让大脑产生混乱,增加对甜食的渴望,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代谢。有网友解释说:" 一种说法是味觉告诉大脑,吃糖了,大脑告诉胰腺快开工,胰腺使劲分泌胰岛素后,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糖,反复几次以后,就是狼来了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糖醇类代糖也非绝对安全。研究发现,血液中木糖醇水平高的人,三年内发生心肌梗死、中风或死亡的风险增加 57%,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需格外谨慎。
从健康角度,白水、无糖淡茶和黑咖啡是更好的选择。
真正的健康之道是减少对 " 甜 " 的依赖,而非寻找糖的替代品。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全部评论
正序浏览
倒序浏览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快速评论
本版积分规则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泪盈睫
主题
3632
积分
22412
粉丝
0
+关注
私信
TA的帖子
亚冠最新战报!中超冠军变成副班长,4轮仅拿1分,在积分榜上垫底
13 分钟前
违规拍摄涉密文件多人被处分 国安机关最新提示
13 分钟前
美联储最新发声!关税或令通胀高位持续
4 小时前
最新退钱通知!
4 小时前
郑丽文最新表态
4 小时前
发布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