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罕见!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人专门从北京“打飞的”赶来

发表于 昨天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9 0
这两天,在上海出现的一只颜色近乎黑色的鸽子引起观鸟圈、摄影爱好者圈的轰动。这只鸽子叫“黑林鸽”,于11月14日第一次在宝山的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被目击,11月15日再次被目击,这是上海第一笔黑林鸽记录。根据现有资料,在中国大陆百年来也仅被目击4次。为了拍摄这只鸽子,有人昨天一大早从北京“打飞的”赶来,观鸟人群中还有不少老外。


百年来少见,
摄影爱好者无意间发现
“这只黑林鸽据说是百年来在中国大陆少有的几笔记录之一,是上海第一次被目击,中国大陆第4次。”黑林鸽的最早发现者之一、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发现这只鸽子之后,也查阅了专业鸟类鉴定小程序及相关网络信息。
刘先生的这种说法也得到了鸟类专业人士的证实,“确实比较罕见,在上海是第一次记录到,但这种鸟不是珍稀鸟类。它们通常生活在小岛,偶尔也会在大陆被发现,约一个多月前在浙江乍浦九龙山也有目击。它的出现和生态环境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第一次发现这只鸽子的情形,“我和摄影爱好者朋友是11月14日早上约8点35分在公园里拍照时发现它的,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就觉得没有看见过,大家就拍。拍了之后通过‘懂鸟’小程序等网络进行查询,才知道它是黑林鸽,非常罕见。上个月在浙江也有看到黑林鸽,但据说和上海的不是同一只鸟。”



△黑林鸽 文中照片均刘永康摄
据了解,刘先生和几位朋友都是摄影爱好者,不仅拍摄风景,也拍摄鸟类等动物,发现不认识的鸟,会利用“懂鸟”来查询鉴别。他们经常一大早就去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拍照,尤其是拍摄吴淞口日出。
根据“懂鸟”小程序,黑林鸽是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的鸟类,全身深紫黑色,颈侧有金属绿色光泽,是东亚最大的鸽属鸟类,重约550克,身长37-43厘米左右;分布于日本南部岛屿、韩国南部海岸的岛屿等地,在中国大陆,记录于山东地区,偏好栖息于亚热带常绿林间的小岛上,依赖成熟森林,以茶树种子为主食,也吃其他种子、芽和果实。
黑林鸽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在伊豆群岛仍相对常见,但自1950年代以来数量大幅减少。有一个亚种在日本被认为是极危。
近年来,上海也多次发现鸟类新记录,这些从来没有在上海出现过的鸟,可能由于受到台风等因素影响,偏离了正常飞行路线,出现在了沿海地区,也有时候是在迁徙过程中迷路了,脱离了大部队。这些“迷鸟”的出现,并不能和生态环境好坏直接挂钩。



一天约200人来拍摄,
有人一大早从北京“打飞的”赶来
罕见黑林鸽的出现“震动”了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圈,有人昨天一大早从北京“打飞的”赶来。
“我观察了一下,昨天估计有200人来炮台湾湿地公园拍黑林鸽,其中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7点半坐飞机从北京赶来。”刘先生介绍。
拍摄者中,还有多名老外。在上海,也生活着一些热爱观鸟和摄影的外籍人士。
鸟类专业人士表示,今年国庆假期出现在浙江九龙山的黑林鸽由于所处环境有稳定食物来源,多停留了几日。上海这只会停留多久不太确定,很可能随时会飞走。














近年来,但凡有罕见的鸟类出现,都能吸引大批观鸟和摄影爱好者,如果它又是颜值在线的鸟,前来拍摄的人群会更多。比如,曾经出现在长风公园的仙八色鸫、出现在世博文化公园的绿翅鸠。摄影爱好者们的装备也越来越精良,爷叔们扛着数万元的长枪短炮,为了拍到最佳画面,常常在公园一泡就是一天,很有耐心。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提醒市民,文明观赏、拍摄,杜绝“诱拍”等行为,为鸟类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目前,上海已经渐入候鸟迁徙高峰,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栖息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一度达到过800只,其他一些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不少,在南汇东滩、九段沙等地也栖息着大量候鸟,一些迁徙候鸟也会出现在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市民游客可以留意观察,观鸟的时候保持安静,文明观鸟。
来源:新闻晨报 记者 郁文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