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光彩亮相

发表于 昨天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 0
  光影同行,如约而至。10月28日,延续光影之约,在充满闽南风情的厦门城市宣传片《WE ARE 厦门》的引导下,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序幕再次开启。厦门市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焕然一新,优秀摄影作品光彩亮相,两年一度的影像视觉盛宴再次绽放鹭岛之滨。


开幕式现场 吴贤宾 摄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说,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齐聚美丽的厦门,共同开启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展览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繁荣发展的全景式展现,30届对于全国影展而言,不仅是回首历史一路奋发的里程碑,更是面向未来勇毅前行的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摄影工作者,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火热生活,勇攀艺术高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摄影事业和摄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摄影力量。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迄今已经走过68年的历程,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68年来,全国影展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留存发展脚步、讴歌时代精神、抒发百姓心声,彰显了摄影艺术的独特价值,展示出广大摄影人的责任担当。68年来,全国影展助推众多优秀摄影人脱颖而出,优秀摄影作品广为流传,带动摄影创作掀起热潮,摄影艺术迈向高峰。
  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国云表示,全国影展连续5届10年落户厦门,是对厦门文化底蕴与人文魅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厦门向世界展示城市独特风采的绝佳舞台。厦门是一座山海相拥、文脉绵长的城市,同时还是“光与影的天然舞台”。本届全国影展的举办,是摄影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更是艺术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厦门注入新的艺术活力,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厦门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市。厦门将充分发挥全国影展品牌效用,将本届国展打造成万众瞩目的光影嘉年华。
  第30届全国影展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厦门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以及厦门市委宣传部等多个单位的辛勤付出。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代表中国摄协向厦门市委宣传部颁发了“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特别贡献证书”。


为第30届全国影展入展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陈黎明 摄  



为第30届全国影展入展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陈黎明 摄



为第30届全国影展组织工作团体会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陈黎明 摄 

  入选本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创作者们,扎实创作、勇于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34位国展入选作者代表获颁作品荣誉证书。全国影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摄协各团体会员单位的积极组织与大力支持,浙江、广东、四川、江苏、福建、湖南、安徽、北京、辽宁、湖北、广西、海南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摄影家协会获颁组织工作荣誉证书。另有15位入展作者代表在开幕式上获颁“第二届厦门影像艺术周入展作者荣誉证书”。


开幕式现场 张双双 摄 



开幕式现场 徐晓刚 摄 

  本届全国影展共有纪录类、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短视频类279件作品入展。展览荟萃全国摄影家的匠心之作,既有对艺术本体的深度探索,也有对时代脉搏的温情触摸,饱含对人文精神的高度观照。这些作品定格了新时代中国的万千气象,记录了百姓生活的幸福瞬间,是连接情感、沟通心灵的视觉纽带,是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视觉窗口。


展览现场 张双双 摄

  本届全国影展呈现5大亮点:一是入展作者覆盖面广,众多名家积极参与。入展作者平均年龄50岁,最年长的76岁,最年轻的21岁。入选作者中,既有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全国知名摄影家、职业摄影记者,也有活跃于网络的青年摄影师和在校学子。二是入展作品内容题材丰富、紧扣时代、特色鲜明。其中,长期关注单元32件入展作品中,拍摄周期超过10年的就有24件,超过30年的有6件,拍摄时间最长的一件达到49年,体现出摄影记录当下、留存历史的独特价值,体现了摄影人心系人民的责任担当和深入生活的细致观察。三是入展作品艺术水准上乘,既有与中国传统审美范式的结合,也有基于当下摄影思潮的探索;既有彰显摄影本体美学的坚持,也有采用特殊技法或者特殊装置的创新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的视觉层次。四是展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优化征稿规则。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作品在延续往届“对拍摄和后期处理方法不作限制”规定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应有投稿者本人拍摄的视觉元素”,以突出摄影本体特性。同时,调整短视频类征稿规则,取消对视频短片的纪录类限制,简化稿件投送程序,短视频类作品来稿量较上届增长160%,主办方据此专门增加了短视频作品的入展数量。五是策展团队继续秉持专业标准,打造沉浸式展览体验,继续推出超过万米展厅、千米展线的超大规模实体展览。特别是首次推出“艺术类作品原作及特殊工艺展示专区”和“短视频作品开放式展示专区”,强化沉浸式观展效果,力争打造凝结时代特征、彰显中华文化的国家级摄影展览。据悉,即将推出的360度线上全景展厅,不仅能容纳实体展出的全部作品,还会1:1复刻实体展场的展陈设计,让广大摄影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全国影展的魅力。


艺术类作品原作及特殊工艺展示专区 陈崇 摄



短视频作品开放式展示专区 张双双 摄 

  今年的展场主视觉醒目亮眼。展厅入口处,是以天蓝色为背景色呈现的巨型带手柄相机造型,从广场上就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全国影展来了”。进入展厅,直入眼帘的是带有全国影展标识的暖色背景板,以相机皮腔形态左右分布,处处蕴含着摄影元素。短视频类的开放式展陈方式最具特点:过去是让大家坐在房间里拉着帘看,今年则开放分区,5块悬挂着的大屏幕正反两面都能实时观看,且每个大屏幕前配备了极具科技感的半圆形吸音罩,观众站在吸音罩下面就能清晰地听到视频声音,使观展过程完全沉浸。展厅里最终设置了14个动态影像画面,另外在A、B展厅里循环播放所有入展作品。


展览现场 陈小坤 摄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纪录类和艺术类同时入展的韩丹来自浙江,他在介绍自己拍摄的纪录类组照《中国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初步进入应用领域》时说:“我时刻关注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对新质生产力这个国运级别的变化,我投入极大的热情。本次国展,我报送的是最新出现的机器人、机器狗的内容,拍摄它们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画面,我想这是代表当今中国最新的科技实力,特别是AI技术的应用,这是硬核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展览现场 徐晓刚 摄

  摄影家巴义尔的纪录类长期关注作品《草原故事》入选,他特意穿上藏蓝色的蒙古族长袍来到展场以示隆重。他说:“我非常欣慰,自1980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我的作品是首次在国展入选。这不仅是草原生态和民族文化题材的幸运,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理念的具体折射,更是对一大批长期致力于纪录摄影者的鼓励与认可。”对于本届展览的专业化呈现,他认为整体效果很震撼,作品主题鲜明,制作精良,布展设计多样化,包括长期关注单元的折页展示,灵活呈现了作品的完整性。他表示,草原故事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纪录类长期关注作品《麦架坪村,从脱贫到振兴——一名驻村书记的影像档案》的拍摄者是四川摄影师邹森。他既是摄影师,也是“驻村第一书记”。在麦架坪村的日夜坚守中,他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乡村的社会变迁与发展。他表示:“本次入选,让我更加坚定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向,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耀,更是我镜头下麦架坪村所有村民的共同荣耀。我会继续以纪录类摄影为基点,力争在题材挖掘上更具深度,让镜头叙事更富张力、更有温度,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认可与期待。”


展览现场 陈小坤 摄

  凭借《秋染峰林》入选艺术类单幅的覃文乐曾在第26届全国影展入选艺术类组照,再次凭单幅作品入展。此幅作品是他《张家界三千奇峰》摄影长卷中的一个局部,在创作上采用提取像素线条和像素块,重新组合形成独特画面,既体现出张家界雄伟壮阔的地质地貌,又艺术化的处理层次与色彩关系,突出强化了张家界的特质和意境。他说:“非常高兴自己的创新型风光作品能得到认可,这是对我艺术创作的鼓励,也是对张家界风光的传播和推动,是对世界遗产地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极大宣传。”


展览现场 徐晓刚 摄

  来自广西桂林的蒋毅已经是第三次入选国展了,今年凭借一组《咖啡豆里看乾坤》入选本届国展创意和商业类。他说:“能再次入选是对我创作的极大鼓励和肯定。今年这组作品的拍摄灵感来源于我对咖啡的爱好,试图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意象中的‘山’,通过数字技术合成在一颗颗概念化、理想化、完美自然、独具风味的咖啡豆中。舌尖上的山川草木之旅,内藏乾坤,我的摄影探索之旅也意犹未尽。”他认为,今年的国展现场在展陈上又有新面貌,特殊工艺制作的作品集中呈现,跨界融合的表达呈现作品也有增加,非常值得摄影人来现场学习观摩。


展览现场 张进寿 摄 

  同样入展创意和商业类的年轻女性摄影师武珊珊来自广东,其作品《欢乐颂》的创作源于她对“珠宝是自然之美延伸”这一理念的执着追求。她谈到,“这次获奖让我更加坚信,商业摄影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触动心灵的情感场景。展望未来,我将把握对美的感知与情感提炼这一创作核心的同时,以AI等新技术作为实现创意的工具,以技术手段创新艺术表达,不断探索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


展览现场 张双双 摄 

  两年一度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已成为全国摄影人学习交流摄影艺术的大好平台。不少地方摄协专门筹措经费带会员组队前来观摩,也有不少摄影人自发而来。他们都带着一份为“自己人”骄傲和激动的心情,带着同道中人对摄影的一份执着和热爱。来自河南的杨先生,在观看了本届全国影展的作品后难掩兴奋。他特意提到,不少入展作品聚焦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用镜头直观展现了国家在科技层面的飞速进步,让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期待。
  厦门本地的颜先生说,现场展区面积大、展品数量多,观展人流络绎不绝,热烈的氛围从进门起就扑面而来。其中,艺术类摄影作品让他印象深刻,那些巧妙的光影运用、丰富的色彩搭配,还有画面里蕴含的深远意境,都能使人反复品味,“这是家门口的最大福利”。


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灯光秀 陈小坤 摄

  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精心布局多元板块,旨在搭建全国摄影宣传展示、资源汇聚、创作交流等综合平台。在设置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主展之外,还开展了国展“面对面”摄影学术交流、影像调研等活动。
  文字:李晶晶 朴新成 张双双

               
                (责编:陈悦、常雪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