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长安街知事 10月3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等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李成钢介绍,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光伏产品已经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了200万辆;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也保持着强劲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在生产端,企业在原材料、用能、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有的企业使用海洋废旧渔网生产泳装,广受海外客户青睐。
 
 他还提到,中国已经从“卖产品”升级为“提供集成式解决方案”。有中国企业向沙特出口绿色低碳建材,并提供整套节能降碳的设计和建造方案,帮助当地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
 
 “大家可能都有感受,以前我们买太阳能(4.650, -0.07, -1.48%)板、换节能灯都不是很便宜,现在得益于中国制造的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成本大幅下降。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用得起。”李成钢说。
 
 他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经出口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会上,英国路透社记者提问,商务部最近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科技产品的外贸?
 
 对此,李成钢回应称,出口管制,关注的是安全问题。绿色是一种发展理念。“我理解,你的问题实际上聚焦的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概括来说,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展才能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