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阵地》游桂林:张曙长眠之地,连接1938年不屈的WiFi热点

发表于 2025-9-29 10: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5 0










总有些旅行,是为了“读取”一种感受。


桂林七星公园普陀山北麓的灵剑溪畔,静立的张曙墓犹如历史的“路由器”,持续向每个来访者发送来自1938年的“信息包”。








当电视剧《阵地》里张曙父女在日机轰炸下牺牲的情节照进现实,眼前的山水便有了不同的底色。


张曙的牺牲,是那个时代的“断连”,但桂林城的战歌并未“掉线”。


音乐界在痛失战友后,没有选择“静音模式”。1939年3月12日,音乐家林路发起“桂林音乐界追悼张曙大会”,并演奏其遗作,各大救亡团体和音乐人集体“上线”。同年12月24日,张曙逝世一周年,桂林音乐界9个团体再度“组队”纪念,一口气演唱了32首抗战歌曲,最后全场起立大合唱《救亡进行曲》——堪称一场“抗日歌单循环直播”。


从1938到1944年,桂林活跃着70多个音乐团体,他们围绕抗战主题,开展歌咏活动、举办音乐、歌舞晚会和街头宣传公演活动290多场。救亡的歌声,就此设为这座城市的“默认声音”,反复写入每一条街道的“底层代码”之中。


漓江山水,是这些声音终极的“信号放大器”——有些歌声敌机炸不毁,有些脊梁炮火压不垮。


纪念张曙的最好方式,是接收他那不屈歌声里的“信号源”。在今天的“日常模式”里,用每一个不躺平、不认输的选择去回应,让他的旋律在新时代产生最有力的“回响”。




登陆CCTV-1看《阵地》



跟随剧情寻找当年的“文化阵地”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广西卫视 广西广播电视台 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 黄振翅
责编| 林玉卉
审核| 韦挺松
签发| 唐华穗
【转载需征得出品单位同意,转载时不得删减和更改原文内容。所有媒体平台首发权属于原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