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网站消息,11月12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人民日报记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引发岛内广泛关注。有岛内舆论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在通过科技带动产业升级,这将为台湾电子、半导体、机械与AI产业带来新的合作空间,台湾不应错过这一发展机遇。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持续引发岛内各界高度关注、热议。岛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业界纷纷表示希望能深度参与“十五五”规划实施。很多台商台企表示,“十五五”规划将为两岸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是广大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契机。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随着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领域融合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我们将不断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为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更广阔、更多元的新天地。希望广大台商台企把握“十五五”规划制定、实施的时代机遇,与我们共同探索两岸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路径,共享中国式现代化丰硕成果。
新华社记者:“两岸关系的谈判协商:从回顾中找解方”座谈会日前在台北举行,与会人士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增进两岸沟通对话,恢复两岸协商谈判。受到岛内舆论关注。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正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开启了协商谈判,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达成诸多共识,有力增进两岸经济民生福祉,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越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越有利于台湾发展,越有利于台湾同胞过上更好日子。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商量好家里的事,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海峡两岸》记者:近日,“台北论坛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苏起呼吁,台湾各政党应共同面对“百年未见的变局”,协力开展两岸对话,这是目前台湾局势雪上加霜下的唯一出路,否则变局即成“残局”。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台独”是绝路,对抗没出路。唯有推动两岸关系朝着祖国完全统一的方向迈进,才能确保台海持久和平,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我们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一道,就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为台海谋和平,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希望岛内各政党和各界人士认清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与我们一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携手开创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美好新局。
《参考消息》记者:近日,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宣称,国家的要件只有“人民、领土、主权、与他国交往的能力”,血缘、语言、宗教、文化都不是,还称,“他的祖先来自泉州,但他是台湾人”。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两岸关系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都证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真正的台海现状。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徐国勇其人胡言乱语、信口雌黄,企图为“台独”分裂寻找所谓“依据”,纯属自欺欺人。凡是数典忘祖、背叛民族、分裂国家的人,从来不会有好下场,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国日报记者: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日前在岛内参加一场活动时直言,“坚信美国必定‘挺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民进党当局不应采取任何激进行动。对此,台防务部门负责人称,“台美在安全议题上有共识”。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近期有许多外国媒体、专家、学者发声批评赖清德当局鲁莽冒进,一再进行谋“独”挑衅。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认清其“和平破坏者”、“麻烦制造者”的本来面目,也表明“倚外谋独”是枉费心机的迷梦。台湾的前途、台湾同胞的安全保障和利益福祉,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认清赖清德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路线的极端危险性、危害性,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同我们一道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轨,切实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自身安全福祉。
厦门卫视记者:自11月5日起,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五通客运码头两个口岸开始推广应用智能通关,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迎来首批通过刷脸通关的台湾同胞。请介绍有关情况。
陈斌华:本月5日起,国家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五通客运码头等12个对外开放口岸推广应用智能通关,同时将智能通关通行人员范围扩大至持5年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居民。与原有的快捷通道通关需要“取证、刷证、收证”等多个步骤相比,现在能够直接“刷脸”通关,进一步提升了出入境旅客的通关便捷度。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所在的五通客运码头,是大陆最大的对台海港客运口岸。自2001年1月2日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启航以来,这条连接两岸的黄金通道年客运量从最初的2万余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125万人次,见证了两岸人员来往从“个案审批”到“快捷通关”再到“智能通关”的时代跨越。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答问时称,如果“台湾有事”,发生紧急状况伴随对方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有舆论称,高市早苗的言论意味着,如果大陆对台湾采取海上封锁等行动,日本自卫队可能采取武力行动干预。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领导人在国会公然发表的涉台恶劣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外交部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罪责,在殖民奴役台湾的50年里更是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80年前,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台湾,终结日本对台湾的侵占掠夺。80年后的今天,谁再企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妄想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决不答应、决不容忍。日本应深刻反省历史,汲取历史教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信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慎之又慎处理涉台问题。正告民进党当局,任何依靠外部势力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和“看台海”新媒体记者: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日前正式入列,标志着大陆进入“三航母时代”,引发岛内舆论高度关注。有媒体称,这充分彰显了大陆新质生产力与国防实力的显著提升。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三航母时代”的来临,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成就,是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坚实步伐,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人民海军日益强大、劈波深蓝,将更强有力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挫败任何侵犯和分裂中国神圣领土的势力和图谋。
香港中评社记者:据报道,“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在欧洲议会大楼召开年会,萧美琴等“台独”分子出席并发表演说。民进党当局鼓吹此为“台湾外交历史性一步、台欧关系新阶段”。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所谓“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不过是一群极端反华分子组成的小集团,对其再度在涉台问题上滋事,我们坚决反对。民进党当局勾连这样的组织上演一出闹剧,只会徒增笑柄、自取其辱。
中国台湾网记者:请介绍近期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情况。
陈斌华:11月,两岸各领域交流持续热络。2日,“海峡同行”青春骑跑接力赛在江苏宿迁举办,同期还举办了“体验参访+深度互动+产业对接”活动,帮助台湾青年近距离了解江苏经济发展、乡村建设最新情况。4日至8日,“蓉通两岸·逐梦天府”2025两岸(川渝)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在成都举办,为两岸青年交流就业创业经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搭建平台。6日至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三明举办,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进两岸特色现代农业、森林康养产业、乡村共建共治等交流合作、融合发展。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海峡两岸暨港澳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两岸互联网从业者、文化创作者与乡村建设者齐聚一堂,分享互联网时代实践经验与创新理念。9日至14日,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端》、“紫禁城四时录——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影像志”摄影展等系列艺术文化活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
12日至16日,2025“客音π·客家音”两岸(龙岩)客青讲古交流赛将在福建龙岩举办,两岸客家青年将在交流中共同传承弘扬崇先报本、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15日至20日,第三届“浙台文学周”活动将在浙江衢州举办,期间还将举办“沉默的荣耀”报告会、两岸文学融合发展交流会等活动。21日至22日,海峡两岸(青岛)青年交流发展大会将在山东青岛举办,约200名来自两岸的青年朋友将在活动期间共叙友谊,共谋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海峡飞虹》记者:今年11月7日是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十周年。马英九先生当天在脸书发文阐述会晤的重要意义和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呼吁民进党当局悬崖勒马,改变不符合台湾人民利益、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回到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上。岛内有关政党、团体也在台北举行纪念研讨会,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并讲话,表示国民党会坚定方向路线走下去,扭转台海兵凶战危的局势。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2015年11月7日举行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举措,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政治互动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会晤巩固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国家、民族内部的问题,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及其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谈,增进了解,累积互信,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两岸关系就能和平发展,台海就能和平稳定,就能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反之,否认“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图谋“台独”分裂,煽动“抗中保台”,制造两岸敌意对抗,两岸协商对话就无从谈起,台海就会陷入兵凶战危,台湾同胞利益就会受损。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唯有推动两岸关系朝着祖国完全统一的方向迈进,才能确保台海持久和平。我们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对话沟通、交流交往,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为台海谋和平,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同我们和衷共济、团结向前,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和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美好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月谭天”新媒体记者: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喊话赖清德,“台湾赖氏的根就在大陆。不承认祖宗,不承认祖国,就是逆天之罪”。有舆论指出,“赖姓都是中国人”不仅是无可辩驳的真相,更是赖清德自己无论如何也“赖”不掉的事实。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位于漳州市平和县赖氏家庙的石碑上镌刻着这样的祖训“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台北市区干道之一就是忠孝西路、忠孝东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台北市四条主要干道。这些例子都表明,忠于国家、孝顺长辈,是两岸中国人共同尊崇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任何妄图分裂国家、背叛民族的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台媒报道,有“台湾倡议工作者”参加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峰会被拒,被要求“更换国籍”。台外事部门称,联合国体系长期拒绝持“中华民国护照”民众进入,已严重侵犯台湾民众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人权。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联合国系统长期按照联大第2758号决议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有关人员进入联合国相关场所问题。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公然挑战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场合滋事挑衅,必遭失败。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大陆电商淘宝、拼多多能否在台湾落地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称,其在台依法不得落地经营,会进一步研商加强境外电商管理。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大陆电商平台为两岸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价格实惠的商品,受到两岸同胞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大陆电商平台如能在岛内上线,将就地服务台湾民众和企业,是便民利民的好事。民进党当局对此横加阻挠,无端限制大陆电商平台在岛内落地经营,再次证明其为了谋“独”一味“反中”,惯于站到台湾民众的对立面,所言所行无不违背民意、大失人心。
上海“澎湃新闻”记者:台民意机构日前公布数据,2021至2024年,台军未服满现役最低年限提前离营率高达24.47%,赔偿金额突破8.9亿元新台币。有舆论指出,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台湾年轻人用“提前离营”表达“赖当局不值得卖命”。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民进党当局为一己之私,不自量力,妄图“以武谋独”,大搞穷兵黩武,裹挟民众充当“台独”炮灰,将广大台湾同胞推入兵凶战危的险境。台湾老百姓、年轻人对此不认同、不配合,理所当然。
北京日报记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爆料,此前窜访美国纽约的台对外事务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试图宴请美国官员,但最终无人到场。对此,林佳龙称CNN报道背后有认知作战团体介入。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民进党当局的说辞完全是自欺欺人,不过是想煞有介事掩饰窘境罢了。这再度证明,无论民进党当局怎么贴靠外部势力搞小动作都是枉然,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撼动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格局。
海峡卫视记者:民进党当局日前提出新台币改版计划,引发质疑和抨击。有岛内舆论指出,花大钱改版、更改路名等都是民进党当局的同一套政治手段,目的是试图去除所有从大陆带至台湾的元素,彻底与大陆脱离关系。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这是民进党当局处心积虑“去中国化”的又一出闹剧。包括修改课纲、删除“汉人”表述、更改路名、计划改版新台币等,民进党当局为了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联结,花招百出、无所不用其极。这些政治操弄注定枉费心机,因为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事实和现状改变不了,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认同抹灭不掉。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公安机关日前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据央视报道,大陆方面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进行“全球抓捕”或“跨境司法合作”,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台湾“警政署”称,“言论自由是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不容外部势力用政治指控或恐吓干预”,会“依法进行侦办”。陆委会称,“这是典型的跨国跨境镇压,是针对所有台湾民众的集体胁迫,意图威吓和分化台湾”。请问对于两岸都说要“依据各自法律侦办”有何评论?
陈斌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独”是分裂国家、背叛民族的严重犯罪行为。对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执法司法行动,是反对“台独”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必要之举。凡是以身试法的“台独”顽固分子,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惩治措施,依法终身追责。有关行动针对的是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不针对、不涉及广大台湾同胞。
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第一个问题,公安机关日前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外界解读大陆紧追沈案不放,已经掌握具体证据,能否说明有关情况?请问大陆会以何种事证向国际刑警组织提出跨境司法合作?又或会先针对出入港澳及大陆进行管控?第二个问题,今天(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大陆方面表示明年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岛内有舆论认为,大陆意在“主导历史话语权”;也可借此强调孙中山先生作为两岸共同历史人物的定位、还原历史脉络。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今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大陆方面始终认为,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的、值得尊敬的伟人。明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的决定。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他的精神和情怀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财富。我们隆重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宝贵精神,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第一个问题。分裂国家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沈伯洋发起、建立“台独”分裂组织,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长期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对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执法司法行动,是落实《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必要之举。对于沈伯洋这种破坏两岸关系、分裂国家的“台独”顽固分子,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惩治措施,依法终身追责。
台湾“中视”新闻记者:第一个问题,民进党当局持续查处在大陆设籍或申领大陆护照、身份证人员。台“内政部”称,截至10月底,已通报户政机关废止台湾户籍登记在案者,约有50人。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大陆方面日前发布政策,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胞证的口岸数量增加至100个,认为此举可以增加台湾民众来大陆的意愿。台陆委会称,台湾民众不会因为相关措施就提高赴大陆意愿。对此有何评论?第三个问题,台陆委会称,今年有178名台湾民众赴大陆失踪,赴大陆失联、遭拘留数量比去年增加3倍,并称失踪民众主要是诈骗犯及从事宗教活动人士,请予证实。
陈斌华:第一个问题。台湾同胞申领大陆相关身份证件是其合法权利,有关申领情况和证件信息依法受到严格保护。民进党当局有关行为是剥夺台湾同胞正当权益、制造“绿色恐怖”的又一罪证,必将遭到广大台胞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
第二个问题。为进一步方便台湾同胞来往大陆,本着“大开放、最便利、更安全”的原则,11月3日,大陆出入境管理部门宣布将签发一次性台胞证口岸数量由58个扩大至100个,这项政策将于本月20日正式实施。目前各地出入境管理部门正在有序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相信台湾同胞今后来往大陆一定会有更好的体验。
今年以来,为方便台湾同胞来往大陆及在大陆工作生活,我们想台胞之所想、急台胞之所急,出入境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免收证件费、为丢失台胞证又急需乘车乘机的台胞签发电子台湾居民临时通行证、在厦门高崎等口岸允许台胞刷脸快速通关、落地办理一次性台胞证的同时可申办卡式台胞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受到了广大台胞的热烈欢迎,台胞证申领数量、来大陆的台胞人数均持续增长。
陆委会说法纯属主观臆断,只会被现实打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民进党当局却处心积虑阻挠两岸同胞交流交往,请问你们究竟在怕什么?
第三个问题。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维护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是我们一贯的态度、一贯的做法。陆委会反复恶意炒作相关议题,企图恐吓威胁台湾民众,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用心险恶。
深圳卫视记者:赖清德近日宣称,2025年是台湾崛起的一年,不但出口金额持续创下新高,就业状况也是25年来最好。预期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会超过5%,不仅仅是亚洲四小龙第一名,也会赢过大陆。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让民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前,岛内优势产业因美国巧取豪夺和民进党当局媚美卖台,产能被迫外移、优势技术流失,传统产业因为被课征高额关税而面临生存困境,数以千计的从业者生计艰难。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无视企业和民众利益福祉,执意媚外卖台,自己“吃补”、民众“吃苦”,终将被民众抛弃。
中新社记者: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萧宗煌称,台北故宫文物是“中华民国执政时到台湾”,是“中华民国财产”,在台湾已有75年,“跟这片土地发生很多连结,是台湾文化滋养一部分”。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这番言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基本常识,偷梁换柱、荒诞不经。众所周知,台湾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其地域特点只是中华文化在特定地理与历史环境中的丰富与发展,并非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所谓“另一种文化”。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藏文物绝大多数来自祖国大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两岸同属一中的如山铁证,也是中华文化在台传承的生动体现。
民进党当局一方面极力推动“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居心叵测,妄图改变故宫瑰宝的中华文化基因以进行谋“独”操弄,行径何其讽刺,嘴脸何其丑陋!历史事实不容篡改,文化根脉不容割裂,任何借中华文化瑰宝搞“台独”分裂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台湾《联合报》记者:近日有传出原本被决定缓办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有可能在12月底举办。台北市长蒋万安称,目前时间未定,会与上海持续协商,将秉持对等、尊严、善意、互惠的原则举办。请问国台办能否介绍目前进展情况?
陈斌华:上海市与台北市就举办今年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一直保持着沟通。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一家人,我们一贯支持包括城市交流在内的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乐见同胞之间常走动、多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希望依照“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设立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爱沙尼亚则坚持以“台北”命名。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我们坚决反对建交国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或设立官方机构。希望有关国家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民进党当局妄图在有关问题上做文章、搞谋“独”操弄,越来越被国际社会看穿,注定失败。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大陆方面表示,将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和惯例处理台湾地区参会事宜。对此,民进党当局称,“大陆此举严重违反APEC规范及实践,将协调理念相近国家共同反制”。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关于台湾地区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相关活动问题,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中国台北”名义、地区经济体身份参与APEC活动,遵循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和惯例,这是台湾地区参与APEC活动的政治前提。民进党当局颠倒黑白,无端炒作,完全是徒劳的。
【责任编辑:刘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