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获工信部颁发牌照 三大运营商卫星通信走到了哪一步?

发表于 昨天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61 4
K
线图

特色数据
资金流向
公告
个股日历
核心题材




最新价:5.65
涨跌额:0.26
涨跌幅:4.82%
成交量:1140万手
成交额:63.4亿
换手率:3.71%
市盈率:13.91
总市值:1766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中国联通吧  中国联通资金流
相关股票

  • 中国卫通(22.87 7.47%)
  • 霍莱沃(30.05 3.26%)
  • 线上线下(45.33 3.21%)
  • 元道通信(19.7 3.03%)

相关板块

  • 中字头(1.53%)
  • 数据安全(1.45%)
  • WiFi(1.34%)
  • 量子科技(1.26%)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宣向中国联通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午后,卫星互联网概念股再度走强。中国卫星拉升触及涨停,中国联通一度涨超5%,相关产业链公司跟涨。
  工信部表示,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近日向中国联通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后者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至此,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能够进行手机直连卫星通话。中国移动虽然在卫星移动通信上进行了前瞻布局,但目前其用户还仅能进行卫星短信通信,移动号码使用“北斗短信”用户可在无网络地区发送含定位的短报文。
  政策红利释放 卫星通信产业迎拐点
  卫星通信长期被视为高技术、强安全领域的“战略资源”。但随着低轨卫星网络的建设和终端直连技术的突破,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8月27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被业内视作拐点信号。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加快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推广;同时,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的“天地融合”。换言之,卫星通信将不仅仅是军用、海事或科研领域的专属工具,而是逐渐走向大众生活。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支持国有卫星通信企业加快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分业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发。
  该负责人称,要充分发挥卫星通信优势,支持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数字惠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加强卫星通信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推动手机、汽车、飞机等直连卫星,大力发展大众化卫星通信应用。
  运营商竞速移动卫星通信
  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正在以不同路径推动卫星通信加速走向商用。
  中国联通是《指导意见》政策发布之后,第一家收获经营许可的电信运营商。《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中国联通方面了解到,今年8月,联通星系01-04星四颗低轨卫星在山东日照海域成功发射入轨。
  其中,01-03星为低轨物联通信卫星,04星采用载荷可重构、波束灵活配置、频谱感知、干扰规避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低功耗终端直连、动态波束调度与复杂电磁环境自适应能力。其入轨后将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低轨窄带物联体制在轨测试,支持低功耗物联网终端直连卫星通信,支撑卫星物联试验,向低轨卫星物联迈出关键一步。
  在卫星车联网方面,联通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合作,完成了车载卫星通信的外场试验,验证了“车载终端—在轨卫星—业务平台”的双向通信链路。这为低轨卫星在应急通信和智能网联汽车场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卫星物联网方面,联通将基于联通星系04星与时空道宇等企业,推动卫星物联网在工业、农业、能源等行业落地,探索与工业互联网、低空智联网的交叉融合。
  “中国联通早在2024年2月与中兴通讯、银河航天、是德科技共同完成了NR 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如今,与时空道宇合作发射的四颗低轨卫星也已成功入轨。”中国联通方面表示,下一步,中国联通将与多构型、高低轨卫星资源深度融合,发挥联通地面系统集约优势,与产业共建全球覆盖、全时段、全业务服务的新一代天地融合网络,面向人联、车联、物联提供“永远在线”的服务。
  中国移动的布局更偏向技术前瞻。2023年,中国移动发射了“中国移动01星”和“星核验证星”,前者搭载星载基站,用于5G天地一体技术验证;后者则是全球首颗采用6G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验证星。
  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中国移动正从政策争取、技术攻关、商用推进三方面推动天地一体发展。
  一方面,积极向工信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为依法合规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奠定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在国际标准组织牵头多个项目,建立星地融合组网技术体系;在应用层面,移动已通过中星系列和亚太6D卫星提供海洋宽带和应急服务,并依托北斗系统发展短信业务,累计用户超过49万。
  中国电信则是依托“天通卫星系统”,实现手机直连卫星商用。2023年,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服务,2024年又推出“汽车直连卫星”。今年5月,电信卫星通信分公司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天通服务落地老挝,成为首个将直连卫星业务推向海外市场的运营商。
  多主体参与 多场景应用
  虽然产业热度高涨,但卫星通信要实现真正普及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何降低终端成本、提升链路稳定性,以及如何与地面网络高效协同,是决定能否规模化落地的关键。
  “未来,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将以《指导意见》为指引,形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产业开放的天地一体技术体系,以及多轨与地面融合、多业务协同发展、多市场主体参与、多应用场景迸发的新型产业格局。”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构建多轨与地面融合的天地一体新网络。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将强化共建共享,形成多轨与地面融合的“天地一体”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二是形成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多种卫星资源融合,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卫星物联网、固定宽带等业务协同发展。
  三是拓展多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新生态。形成卫星企业、地面运营商、民营企业等各方主体广泛参与的市场生态。
  四是培育多应用场景迸发的新市场。以手机直连卫星为切入点,与低空、航空、车联网等场景相互融合,形成多应用场景迸发的新市场。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消息持续发酵,感觉联通的发展潜力要超过移动!
昨天 21:04 ·回复
移动走到哪里了
昨天 21:06 ·回复
厉害了、加油!
昨天 21:09 ·回复
向上缺口 :他好像还真不是来让人接盘的,他从22年初,移动刚来A股上市,就在宣传无面值发行,虽然不知道他的用意如何,但应该不是让人接盘的,因为他不到60块钱的时候就在,现在100多块钱了,还在。————谢谢这位《 向上缺口 》网友,从中国移动上市之初就一直关注我到现在——谢谢!!!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了多年资深的投资者,我的感受是——我能够在这个市场坚持到现在太不容易了;我个人一直认为,能够遇到中国移动——是上天对我的恩赐。现在我来回复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移动A股用无面值发行的价值和意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现在我们A股市场绝大部分股票面值是一元人民币,中国移动A股用无面值发行,并不是没有面值,而是他的面值是他的净资产,并且他的面值可以分割也叫分权,为什么大家对《分割也叫分权》不太在意,是因为大家还不知道他的价值,如果大家想了解股份分割的价值,希望大家了解一下当年《上海老八股拆细》,现在有些上海老八股股票的价值都在几万元人民币以上。
昨天 21:12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