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已有账号?
登录账号
游客请注册
立即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QQ
微信
微博
001论坛
»
论坛
›
休闲板块
›
潮流数码
›
放弃实体SIM卡的iPhone能买吗:三大运营商均推进,联通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放弃实体SIM卡的iPhone能买吗:三大运营商均推进,联通用户或成首批尝鲜者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984
0
红星资本局9月10日消息 今日,苹果召开秋季发布会,发布多款产品,其中一款以极致轻薄为卖点的iPone Air只有5.6mm厚度,舍弃了实体SIM卡方案,转用eSIM卡方案。由于目前国内尚无运营商开展手机eSIM卡业务,这款手机能否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常使用成为关注焦点。
针对手机eSIM卡业务,中国电信(601728.SH)工作人员表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向工信部发起手机eSIM卡业务申请,预计批准只是时间问题,而中国联通的手机eSIM卡业务或已经得到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eSIM卡并非是一个新技术,此前三大运营商在此都有布局。2022年工信部曾公开表态,适时推广eSIM业务至智能手机。但2023年,三大运营商eSIM业务均告暂停,业内认为,安全性是导致eSIM业务推进谨慎的主要原因。此外,eSIM技术在穿戴设备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iPhone Air 图源:视觉中国
苹果eSIM卡手机发布
联通用户或成第一批尝鲜群体
9月10日,苹果发布多款新品,其中iPhone air厚度仅5.6mm,除了轻薄外,该款机型彻底放弃实体SIM卡方案,转用eSIM卡方案。
所谓eSIM卡即嵌入式SIM卡,这种方案可以将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像现在一样插入实体SIM卡。与实体SIM卡相比,eSIM拥有成本低、占空间小、配置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
9月10日,红星资本局分别联系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联通(600050.SH)和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称,后续会支持eSIM卡办理,具体情况会另行通知。中国联通称,计划在具备条件后开展eSIM手机运营试验,但目前还没有正式通知下发。中国电信称,目前没有接到手机eSIM卡业务通知,建议后期关注。
随后,红星资本局又联系中国电信投资者服务热线,对方工作人员称,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已经向工信部发起开展手机eSIM卡业务的申请了,预计获批只是时间问题,而中国联通的手机eSIM卡业务或已经得到批准。
苹果官网提醒,iPhone Air仅可通过eSIM激活。在中国大陆市场,仅部分运营商支持eSIM。对此,苹果官方告诉红星资本局,具体支持哪家运营商要看运营商那边的动态,苹果这边无法确定。但从目前苹果收到的资料看,应该更倾向于中国联通。
此前手机eSIM卡业务推进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三大运营商在eSIM卡领域都有布局。2017年11月,中国联通最早试点eSIM独立号码业务,2018年3月,中国联通开始试点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2018年6月和12月,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在各自的试点城市开展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
不过,上述eSIM卡业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手机eSIM卡业务,一号双终端主要面向智能手表这样的穿戴设备,在智能手表上安装的eSIM卡是作为手机SIM卡的副卡形式存在的,手机上安装的SIM主卡仍必须以实体卡形式存在。至于eSIM独立号码主要面向智能平板等终端,只提供上网业务,无法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
2022年,工信部曾表态: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eSIM技术应用范围。但2023年,三家运营商陆续公告称,暂停eSIM一号双终端服务。业内普遍认为,eSIM卡的安全性隐患是导致该项技术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此后,虽然中国联通又重启对苹果手表的一号双终端业务,以及对平板电脑的独立号码业务,但eSIM卡的热度已经消退,直至这次iPhone Air的发布。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eSIM业务
虽然手机eSIM卡业务尚未完全普及,但eSIM技术在非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智能手环等,多家上市公司在此布局。
紫光国微(002049.SZ)是国内eSIM方面的头部厂商。据该公司2025年半年报,公司eSIM产品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实现批量发货。该公司证券部曾表示,目前公司的eSIM业务已经成功导入了海外手机产品上,在国内则主要应用于手环上。
新恒汇(301678.SZ)近年来拓展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该业务主要提供DFN/QFN封装、MP卡封装等产品或服务,主要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天喻信息(300205.SZ)曾在2021年通过定向增发募资,其投资的项目即是保证公司在物联网eSIM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民生证券认为,国内目前eSIM渗透率较低,在场景拓展上,国际市场已构建覆盖消费、工业、车联网的全场景eSIM服务体系,而国内运营商的eSIM仍然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等少数场景,跨行业的流量调度、安全认证等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输出。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 实习记者 刘艳爽
编辑 陶玥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全部评论
正序浏览
倒序浏览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快速评论
本版积分规则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热点分享
泪盈睫
主题
1168
积分
6749
粉丝
0
+关注
私信
TA的帖子
卢伟冰:昨晚熬夜看苹果发布会没?这绝对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年
3 小时前
史上最薄iPhone来了!一图梳理果链概念股
3 小时前
放弃实体SIM卡的iPhone能买吗:三大运营商均推进,联通用户或成首批尝鲜者
3 小时前
泽连斯基最新发声,印度网友怒了
5 小时前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5 小时前
发布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