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管局举办第三届“城市因你而美丽”摄影短视频媒体采风活动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0
10月18日,在山东省第31届环卫工人节来临之际,济南市城市管理局举办第三届“城市因你而美丽”摄影·短视频媒体采风活动。
活动当天,新华社、中国网、央广网、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1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齐聚济南,聚焦城肥清运、高架路清扫、城市家具一体化保洁等城管重点工作,用镜头探索城市之治、记录城市之美,展现城管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


镜头一:城肥清疏中的“为民温度”
“不嫌脏,不怕累,给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太感谢了!”10月18日上午,在黄冈路2号济南锅炉厂宿舍,居民代表将一面烫金锦旗送到了济南市城肥清运服务中心清疏四队一线班组长吕修军及其班组手里——班组刚刚疏通了院内的化粪池,避免了污水外溢。
济南锅炉厂宿舍为老旧小区,共8栋楼、370余户居民。由于建成时间早,管道设施老化、管道较细等客观因素,管道破损、堵塞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吕修军班组还负责天桥区堤口、泺口、药山办事处开放式社区420余处化粪池和32座公厕的城肥清运管理工作。


鉴于老城区街巷狭窄、管道老化,工作难度大,此前,吕修军提出了“六勤工作法”,即勤学习、勤上门、勤沟通、勤服务、勤巡查、勤帮扶;同时,通过微信“清疏服务群”和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与重点部位的居民、社区及城管科建立常态化联系,保证随叫随到,以便于把工作开展好,把群众服务好。
近日,连续降雨,为避免污水满溢,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吕修军班组及时组织排查,并第一时间疏通排污。工作做到了居民心坎儿上,锦旗、感谢信、表扬件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模范环卫工人”等荣誉纷至沓来,对此,吕修军只是笑笑,他说:“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能为居民解决难题,出点汗、费点力不算什么。”
吕修军的坚守,正是济南市城肥清运服务中心传承“扁担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心承担着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济南高新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楼房化粪池、公共卫生间化粪池的清疏清运等工作。近年来,中心立足城肥清疏“天大的小事”,着力打造“以初心为引领,以细心耐心巧心为路径,以民心为落脚点”为核心理念的“扁担支部”党建品牌,赓续扁担记忆,建强扁担支部。同时,探索实施“全周期管理”工作模式,率先研发化粪池液位监测装置,开展“温暖城管·满意清疏”“社区服务行”等行动,着力解决了一大批困扰居民群众的化粪池外溢难题,在“天大的小事”里守护着民生温度。
镜头二:机械化清扫里的“匠心密码”
上午9时,检查完车辆后,马洪亮就开着清扫车上路了。他的任务是对顺河高架从济南北到经四路下桥口大约20公里的高架路进行清扫。“每天打扫两遍,前一阵降雨多,为了保障道路清洁卫生,下雨天要再增加两遍。”马洪亮介绍。


从事道路保洁21年,马洪亮从纬二路的人工保洁员逐步成长为机械化作业“行家里手”——清扫马路时,他发明的“四样宝”为精细化保洁助力;为适应机械化保洁,48岁时,他自费考取B2驾驶证;开上扫路车后为了尽快掌握扫路车清扫机构的调整方法,他跟在修理工身后一遍一遍询问;为了使扫路车吸力达到最好效果,他钻进大箱里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把滤网上缠绕的东西剃下来……
如今,马洪亮所负责的路段仍然是全市最干净的路段,他自己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说:“要把个人这一亩八分地‘种好’,让市民有个干净的环境,也用这份清洁留住外来的游客。”
  马洪亮的这份“匠心”背后,是济南市机扫大队“马路支部”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大队将支部建在作业一线,推行“党委包支部、支部包党小组、党小组包党员、党员带职工群众”的“三包一带”责任制,以“为民机扫、文明机扫、绿色机扫、科技机扫、智慧机扫、人文机扫”为目标,实现“保洁延伸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冬季降雪时,党员先锋队员会站在雪水中徒手疏通高架路下水口,避免路面积冰;日常工作中,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如今,大队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涌现出40余名省市级以上先进个人,用实干诠释着“城管铁军”的担当。
镜头三:城市家具里的“精细答卷”
在槐荫区,环卫工人马增霞随身携带“八宝袋”,对齐州路沿线的垃圾桶、路灯杆、公交站牌等进行清扫。“这个‘八宝袋’里有软毛刷、硬毛刷、除胶剂、手套、喷壶等8种工具。”马增霞介绍,“八宝袋”轻便易携且取用便捷,可实现“一包在手,百污可除”,有效提升了主次干道人行道、交通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动态巡查处置效率;夹层内的清凉油、创可贴、速效救心丸,既为保洁人员提供安全防护,也能满足市民应急需求。
这是济南市城管局探索城市精细化保洁的一个缩影。


相去不远,和畅路公共卫生间进一步诠释着济南城管“智慧+便民”的管理理念:智慧显示屏实时更新厕位使用情况,刷脸取纸机避免纸张浪费,有人无人显示系统减少市民等待;第三卫生间内,残疾人马桶、儿童马桶、婴儿护理台、儿童安全座椅一应俱全,适配不同群体需求;户外劳动者驿站里,空调、饮水机、充电站、药品箱、微波炉、图书等设施齐全,成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群体的  “歇脚港湾”。这一切,都源于槐荫区城管局创新推行的“十步管理法”——从“整理着装、全面检查”的岗前准备,到“三清四擦五刷”的深度清洁,再到“跟踪保洁、三级巡查”的长效保障,每一步都有明确标准,确保公厕“洁净无异味、设施无损坏”。
近年来,槐荫区城管局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区1200余万平方米道路保洁面积实现“机械化清扫率100%、洒水冲刷率100%”,217辆大型机械保洁车辆中包含深度保洁车、高压洒水车、清雪除冰等10余类车型,满足各类清扫需求;“五机五步”机械化联合作业模式让道路达到“六净一洁见本色”标准;试点推行“清扫车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通过污水分离净化实现二次利用,达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双赢……


从吕修军肩头传承的“扁担精神”,到马洪亮手中紧握的“匠心密码”,再到马增霞腰间佩戴的“八宝袋”、智慧公厕里蕴含的“十步管理法”,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寻常的细节,共同编织出济南城管“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深厚底色。
城市之美,不仅在于高楼广厦、湖光山色,更在于这些细微之处的精心雕琢和默默付出。济南城管人正用他们的智慧、汗水与温情,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作答,让泉城济南因他们的守护而更加温暖、洁净、有序、美丽。(来源:济南城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