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中国居民退休准备不足,低收入人群准备水平下降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8 25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水平明显不足。与往年相比,低收入人群的退休准备水平明显下降,高收入人群有所提高,不同收入组差距增大。前述结果出现在《2024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发表了报告解读。

10月15日,学员们在孝昌县老年大学学习书法。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该报告已连续发布11年,抽样调查对象包括3313名在职职工和400名退休居民。调查对象中,个人税后年收入均值为9.06万元,略高于2023年的8.8万元;家庭税后年收入均值为24.72万元,略高于2023年的21万元。
为了评估居民的退休准备情况,研究者构建了评估指数,该指数的取值范围设定为0~1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居民在退休准备方面越充分。具体而言,8~10分被界定为高退休准备指数,表明居民的退休准备非常完善;6~8分代表中等退休准备指数,显示居民虽已具备一定的退休规划基础,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低于6分被视为低退休准备指数,说明居民在退休准备上存在明显不足,亟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5.53,与2023年持平,仍处于低退休准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低收入人群的退休准备水平明显下降,高收入人群有所提高,不同收入组差距增大。高退休准备水平人群的特征为36~45岁、已婚、有子女、身心健康、本科学历、就职于国有企业或外商/港澳台商企业工作、个人收入较高、家庭收入较高。
中国居民如何为退休做准备?总体而言,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银行储蓄/低风险理财产品为四种覆盖率最高的退休财务准备方式。
几个类型汇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最高,相比之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受访者覆盖率约为34%。“已准备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受访者群体具有来自政府部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比重更高的职业特征。研究者认为,原因在于,自2015年起,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强制要求缴纳企业/职业年金。
此外,个人养老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在受访者中的覆盖率为35%。调研发现,选择个人养老金作为退休财务准备的受访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税后收入水平。
而在预期退休年龄上,研究发现,大多数居民倾向于在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且预期提前退休的人群占比更大。有子女、预期退休后余寿长、风险偏好高、时间偏好强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延迟退休。调研还显示,56.54%的青年受访者(男性为51.59%,女性为58.77%)倾向于提前退休;仅34.63%的受访者(男性为35.65%,女性为34.16%)预期延迟退休。这表明青年群体对提前退休的偏好较强,可能与社会普遍接受度、对退休生活的向往以及工作压力有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未来是多久?现在年纪大没养老金的咋办
5 小时前 ·回复
乐观了
5 小时前 ·回复
养老规划不分早晚,从现在开始行动,哪怕每月多存一点、多了解一种保障方式,都是在为晚年生活积累安全感。
5 小时前 ·回复
有啥用,到时候货币贬值存得太早钱就不值钱了
5 小时前 ·回复
就怕遇到骗子,一夜回到解放前
5 小时前 ·回复
退休准备不足不是 “死局”,而是提醒我们要更科学地规划未来,方向就是先守住基本养老保险 底线,有条件就参与企业年金或个人养老金,再用储蓄和低风险理财做补充。
5 小时前 ·回复
那农民怎么办?
5 小时前 ·回复
你交的再多,都是在给富人阶层发放高额养老金
5 小时前 ·回复
年轻人对退休生活的向往,本质上是对 “有品质的晚年” 的期待,这种期待反而能倒逼他们更早关注养老规划。而且报告显示有子女、风险偏好高的人更愿延迟退休,随着人生阶段变化和规划成熟,年轻人的选择也会更理性。
5 小时前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