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微景觀”成年輕人治愈新寵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 0
原標題:“山水微景觀”成年輕人治愈新寵


山水微景觀售價從9.9元到150元不等。

在辦公桌上放一盆綠植,曾是不少職場人“去班味”、緩解工作壓力的方式。如今,不少年輕人將綠植換成了“山水微景觀”,一個透明的玻璃缸裡,有魚兒游動,有潺潺水聲,還有一抹始終鮮活的綠意,看著就讓人神清氣爽。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提到山水微景觀時,說得最多的是“貌美”“中式審美”等字眼。
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同時,山水微景觀在線上銷售火爆。在成都郫都區,一家深耕山水微景觀線上銷售的企業,2024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一個小小的生態缸,為何能打動千萬年輕人的心?直播電商爆發式增長的大背景下,傳統園藝品類如何加速“觸網”?10月2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探訪。
直播銷售
價格從9.9元到150元不等
“這個山水缸融合了水泵循環、山石造景和苔蘚植物,是不是看起來很治愈?快快下單吧!”27日下午1點半,成都郫都區德源街道東林藝術村的一個直播基地裡,主播准時出現在鏡頭前。
這是一個安靜的院子,上下兩層。一樓的三個房間都是直播間,二樓則擺放著山水缸、苔蘚缸、魚缸等各種山水微景觀產品。和現實世界的安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播間裡的“熱鬧”。定價從9.9元到150元不等的各類綠植微景觀,是直播間裡的暢銷品。
運營直播間的成都柯創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為何選中山水微景觀這個賽道,總經理黃柯提到,源於小眾。
“在花鳥市場很難找到一款集山水、水流、養魚、苔蘚於一體的完整產品,更別說標准化、品牌化運營了。”黃柯說,三年前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對綠植美學的獨特理解,他們開始在“山水微景觀”賽道發力。在他看來,一個小小的山水生態缸,不僅是自然與美學的結合,也為家庭、辦公室等空間增添了山水生氣與藝術感。
切中需求
產品2024年銷售額破億元
三年時間,黃柯帶領公司專注於綠植微景觀、山水缸的銷售,把這個原本小眾的品類做成了日銷超4000單、覆蓋全國的爆款產品。主打的25厘米山水缸,內置微型水泵實現水循環,搭配精選黑鬆、青苔、石景與小型觀賞魚,打造出“把大自然搬上辦公桌”的視覺效果,是直播間裡的爆款。
黃柯說,一個小小的山水缸不只是裝飾,更是對抗焦慮的情緒出口,是年輕人生活中難得的“慢下來”的儀式感。
目前,該公司的產品主要通過直播帶貨渠道銷售,消費者以廣東、江蘇、北京等地的年輕人為主。主力畫像集中在40歲左右的男性,也有二三十歲的都市白領與Z世代年輕人。
據黃柯透露,公司2024年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今年在8000萬元左右。
為何能“爆單”?黃柯認為,是在“情緒價值消費”興起的背景下,產品精准切入了都市人的“治愈”需求。在城市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一盆能養魚、有水流、帶綠意的小型桌面景觀可以說是“氛圍感神器”,為房間裡增添了生趣。
政策扶持
銷售達一定數額可獲補貼
本地化綠植鋪向全國市場,這與郫都區“盆景之鄉”的產業優勢分不開。郫都區歷來以盆景栽培聞名,區域內苗木資源豐富,技術工人儲備充足,這為山水微景觀的生產研發提供了便利條件。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郫都區曾出台促進現代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其中提到,支持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實現花卉產業線上銷售額達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的主體,分別給予其物流成本40%、50%、60%的一次性補貼。
此外,企業在用工模式上創新採用“村企合作”機制,實現雙贏。公司與周邊村集體協作,將打包、分揀等非核心工序外包給村民,實行靈活就業管理。員工月收入普遍在3000元以上,高的可達4000多元。工作門檻低、強度適中,此類工作深受當地中老年勞動力歡迎。
隨著產品走紅,行業也逐漸不再小眾。黃柯說,為了持續保持競爭力,目前企業正計劃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租用土地建設自有種植基地,聯合四川農業大學開展植物品種改良與標准化培育研究。“我們現在採購的植物屬性參差不齊,未來希望通過研發實現標准化、規模化生產。”
未來,隨著“情緒消費”“微自然經濟”的持續升溫,這類融合美學、功能與情感價值的產品或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而對於這位扎根郫都的創業者而言,黃柯的目標已不止於賣更多微景觀,未來將持續推動盆景文化的普及與發展,以“直播+工廠”模式為支撐,打造全鏈路基地,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在這片城鄉交融的土地上,一場關於產業、美學與生活的對話,才剛剛開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報道)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