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叠屏押注屏下摄像头 国内厂商跟还是不跟?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3 0
【CNMO科技深度】回顾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苹果的技术选择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例如灵动岛的交互设计、屏幕R角的圆润处理,又或是“Pro Max”“Air”等产品命名体系,国内部分手机厂商都曾在不同阶段进行过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苹果跟随效应。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亮相。新机或将搭载2400万像素屏下摄像头,实现无刘海、无挖孔的真全面屏形态。
这一消息在搅动全球折叠屏市场格局的同时,也将国内手机厂商推向了技术选择的十字路口。在苹果这一行业标杆可能押注屏下摄像头的背景下,长期追随其设计思路的部分国内厂商究竟是选择顺势跟进,还是基于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另辟蹊径?又或者是与其想法不谋而合?
折叠屏现状:挖孔屏占主流
据CNMO了解,当前国内主流折叠屏机型普遍采用挖孔屏设计。例如荣耀、OPPO等品牌的折叠机型,均未在正式量产机中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曾在折叠屏领域率先试水屏下摄像头技术。2021年推出的Z Fold3 5G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的折叠屏手机,在展开状态下,屏幕右半部分上方居中位置巧妙地隐藏了一颗屏下摄像头,呈现出一块完整无缺的全面屏,为用户带来无边无际的视觉体验。
然而,经过多代产品的迭代,屏下摄像头技术似乎已接近当时的技术瓶颈,目前三星的折叠屏旗舰机型已弃用屏下摄像头。尽管三星曾在Z Fold6上将屏下摄像头升级至400万像素,但拍摄效果仍存在模糊和细节丢失等问题。


三星Z Fold6
更关键的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三星短期内难以实现透光率与成像质量的双重突破,而挖孔设计在成本控制和使用可靠性上反而更具优势。有屏幕厂商技术人员透露,当时行业的主流屏下摄像头透光率约为65%,即便采用“金属超透镜+AI图像修复”的组合方案,与传统挖孔屏仍有不小的差距。
而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屏下摄像头虽然在视觉上更具一体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其拍摄质量的不足逐渐成为用户痛点。相比之下,传统的打孔摄像头能够提供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图像反馈,更能满足用户对手机摄影功能的核心需求。
苹果押注屏下摄像头
苹果选择在三星弃用屏下摄像头之后的节点切入该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技术判断。爆料信息显示,折叠屏iPhone的屏幕将由三星显示独家供应,通过像素动态排列技术将屏下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提升,使其接近传统挖孔屏水准。为实现这一设计,苹果或将放弃标志性的Face ID面容识别功能。


折叠屏iPhone渲染图
供应链消息称,这款折叠屏iPhone内屏尺寸为7.76英寸,分辨率达2713×1920,外屏尺寸5.49英寸,配合液态金属铰链等技术,力求在形态与手感间找到平衡。
苹果若真的推出屏下摄像头折叠屏iPhone,可能会从两个方面影响行业:一方面,苹果在供应链整合和技术优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能通过定制传感器、算法优化等方式提升屏下摄像头的实用性和体验;另一方面,苹果的品牌号召力能够加速用户对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接受度,为后续技术迭代创造市场空间。
国内厂商谨慎观望
事实上,国内并非没有厂商涉足折叠屏手机屏下摄像头技术的研发。有博主曾透露,小米等主流品牌均有相关技术测试,但始终未释放明确的量产计划。




  CNMO认为,在国内,屏下摄像头在成像质量和屏幕显示一致性上尚未达到“完美”水平,难以满足高端用户对影像体验的苛刻要求;该技术需要额外的研发投入和供应链调整,但带来的体验提升有限,可能不符合大多数用户的性价比预期;作为技术先行者的三星尚且放弃,国内厂商更倾向于采取观望态度。
此外,当前国内折叠屏市场正处于价格下探与份额争夺的关键阶段。2025年第二季度,在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华为以72.6%的市场份额几乎一骑绝尘,牢牢占据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余市场份额由荣耀(7.6%)、vivo(5.5%)、小米(5.0%)和OPPO(4.6%)分食,整体呈现“华为独大,多强并存”的竞争格局。


华为折叠屏手机


如果将屏下摄像头搭载到量产机上,手机厂商要么抬高售价影响市场竞争力,要么压缩利润空间。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对国内厂商来说并不划算。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CNMO认为,对于那些有实力、有追求且以高端市场为目标的主流厂商而言,它们会密切关注苹果折叠屏手机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实际表现和市场反馈。这些厂商可能会权衡利弊后,选择跟进这一技术路线。
对于一些更注重性价比、市场份额争夺以及中低端市场布局的厂商来说,它们可能会继续保持观望态度。在当前国内折叠屏市场价格下探、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每一项技术决策都需要谨慎考量成本与收益。
还有一些厂商可能会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不盲目跟随苹果或主流厂商的脚步,而是专注于挖掘折叠屏手机其他方面的创新点,如更轻薄的设计、更强大的续航能力、更独特的交互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