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明年或进入10000mAh大电池时代,可以丢掉充电宝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29 0
你知道吗?中国智能手机平均电池容量居全球首位。根据 Counterpoint 在8月初给出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手机平均电池容量5418mAh,相较于其他市场高出了518mAh。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这一优势有望继续保持并扩大。



近期多方消息显示,10000mAh的超大电池容量手机即将在明年量产上市。
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 爆料,明年将有多家厂商发布10000mAh电池的手机产品,这些机型不仅电池容量大幅提升,整体性能也不差,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将迈入五位数时代。






今年国产手机的确在大电池赛道上“卷”了起来,上半年便有不少手机的电池容量达到7000mAh水平,如真我Neo 7 SE、荣耀400 Pro等。



上半年,荣耀还推出Power系列新品,其电池容量达到8000mAh,距离10000mAh的门槛仅一步之遥。
随后,真我展示了一款名为“真我 GT 10000mAh”的概念手机,电池容量为10000mAh,厚度控制在8.5mm,重量为215g,采用了行业最高10%硅含量的负极材料,实现了大容量电池与轻薄机身的结合。
此后不久,真我又在海外社交平台预热了一款电池容量高达15000mAh的新机型,预计于2025年8月27日展示。



这款手机的电池容量已经超过了市面上部分充电宝,能够不间断播放流媒体视频超过50小时,彻底解决用户的电量焦虑问题。
不过,从预热海报可以看出,手机的机身厚度明显增加,相比普通智能手机显得更为厚重,当然这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追求极致续航不得不做出的权衡。



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在电池容量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从6000mAh到7000mAh,再到8000mAh量产机型的出现,电池容量的增长轨迹清晰可见。真我此次的15000mAh预告,将手机电池容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趋势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在续航、充电效率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预计明年,智能手机行业将迈入10000mAh时代,随着手机续航能力跃升至“两天一充”甚至更长,用户对充电宝的依赖将逐渐被削弱。照此发展下去,大家或许真的可以丢掉充电宝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手机市场上就出现过一些以大电池为卖点的机型,这些手机的电池容量超过5000mAh,并自称“续航王”。然而,由于当时电池技术的限制,这些手机往往难以避免厚重的设计,机身厚度基本都在9mm以上。通常,只有那些特别强调续航能力的中低端手机会采用这样的设计。
从去年中旬开始,手机电池技术实现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硅碳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为国产手机厂商带来了突破。
传统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使用石墨,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导电性优良等特点,然而,石墨负极的比容量较小,即单位质量的石墨所能储存的电荷量较少,这会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硅碳负极材料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下,新一代电池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荷量。因此,国产手机厂商能够在不增加机身厚度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电池的容量。而且硅碳负极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得益于其更稳定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短路、过热等风险。
国产手机厂商倾向于增加手机电池容量以提升续航能力,苹果公司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据爆料,即将推出的iPhone 17 Slim/Air 强调极致轻薄,轻薄化也意味着一定的取舍,包括缩小电池容量、减少后置摄像头数量等。此外,消息称为了机身过薄,iPhone 17 Air 取消了物理 SIM 卡槽,仅支持 eSIM。



苹果的极致轻薄理念仍然受到了“便携党”的青睐,部分网友表示“电池虽小但够用”。
然而,对于“续航党”而言,更大的电池容量和更长的续航时间仍是他们购机的重要考量因素。有网友直言,大电池是硬要求,其他可以妥协。
那么,在极致轻薄和超大续航之间,你会如何选择?


编辑:c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