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回头客”,更是“同路人”(环球热点)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 0

  在农食产品展区,参展商直播推荐澳大利亚蜂蜜。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在加拿大展览与贸易协会所设展位,来自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李·布拉默介绍蓝莓汁产品。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上,除了一家家独立参展商,还有来自多国的组展机构“组团”亮相。这些组展机构涵盖多国官方贸促机构、商会及行业协会等,他们将分散的海外企业组织成有规模的展团,共同开拓中国市场。不少组展机构连续多年“带团”,用行动对中国大市场投出“信任票”。
  
  “抱团”参展,共享机遇
  在进博会农食产品展区,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澳大利亚牛油果色泽鲜润,引人驻足。
  “展位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免费的,连装饰布置都准备好了,我只需要带着展品来就行。”来自澳大利亚牛油果企业的索菲亚·克雷马斯科对记者说。
  作为首次参与进博会的澳大利亚展商,她受本国组展机构邀请,带来了当地的优质牛油果样品。“跟随组展机构参展非常省心,我能更专注地和客户交流,推介澳大利亚农户辛勤培育的好产品”。
  像索菲亚一样,依托组展机构集体参展的企业不在少数。
  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简称“澳贸委”)高级贸易投资专员马杰(John Madew)向记者介绍,作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官方贸易、教育及投资发展促进机构,澳贸委已连续8年组织澳大利亚企业参加进博会。今年,澳贸委联合澳大利亚多个州政府及行业协会,打造了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澳大利亚品牌馆,规模为历届之最,组织约180家企业集中展示。整个进博会期间,澳大利亚参展企业总数接近260家,创下历史纪录。“这充分表明,进博会被澳企视为拓展中国市场的绝佳平台。”马杰说。
  走进加拿大展览与贸易协会的展台,奶粉、果汁、海产品、食用油、宠物食品等产品集中陈列,不少展位前人潮涌动,专业观众络绎不绝。
  “协会为我们引荐了众多潜在买家与合作伙伴,并协助我们争取到展位。我们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市场反馈,整个合作过程非常愉快。”来自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蓝莓企业负责人李·布拉默说。
  加拿大驻华大使梅倩琳(Jennifer May)表示,今年,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与加中贸易理事会、上海加中商会、加拿大展览与贸易协会等合作伙伴共同组织了占地近750平方米的展位,重点展示加拿大在农食、消费品、天然保健品领域的产品。
  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作为主宾国参展以来,加拿大连续8年参展。参展企业数量也逐年稳步增长,从2018年的60家增至2025年的112家。梅倩琳表示,本届参展的企业中,既有如健美生等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却首次亮相进博会的成熟品牌,也有众多借机试水新品、积极开拓渠道的中小企业。“我连续3年参与进博会,亲眼见证许多加拿大企业的展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信心持续提升,进博会已成为推动他们在华发展的关键平台。”
  架桥开路,助力企业
  农食产品展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展台前人头攒动。舞台上的美食制作演示吸引了大量观众。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农林水产·食品部部长本宫佑规介绍,作为日本设立的贸易促进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此次共组织148家日本企业参展,数量约为去年的3倍。展区内,270种特色酒类与食品集中呈现,生动诠释了“日本风味”。
  本宫佑规介绍,日本的参展策略以市场为导向,每年依据对华出口商品出口额的排名来策划主题、邀请企业,确保展示内容精准契合中国市场的消费脉搏。
  为助力日本企业深耕中国市场,他表示,机构还提供涵盖法律、劳务、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实务问题的全方位支持,并在市场开拓、供应链对接、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专业帮助。
  多家组展机构表示,他们不仅致力于降低企业参展门槛,也提供从商务对接到市场推广的“一条龙”服务,助力企业有备而来,精准开拓中国市场。
  “我们不仅提供展示空间,还在进博会期间组织多场交流活动,包括商业对接日、品酒会、买家洽谈及快速对接会等,切实推动澳大利亚企业与中国采购商建立深度合作。”马杰表示,进博会规模之大、观众之多,汇聚了巨大的商业机遇,许多公司都围绕进博会来规划全年市场活动。此外,澳贸委还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服贸会等,并在武汉、重庆、厦门等城市开展路演,多维度拓展中国市场。
  “相较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组展机构平台的依赖度更高。为此,我们在展期内密集筹办多场精准对接活动,覆盖肉类、酒类、乳制品等重点品类,并通过多种渠道定向邀约中国采购商,组织‘一对一’专场洽谈,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突破其在独立开拓市场过程中面临的资源与沟通难题。”加拿大展览与贸易协会会长张哲说。
  张哲介绍,不少加拿大企业已连续多年随团参展。“随着协会贸易促进工作的口碑逐渐传开,越来越多企业主动申请加入我们的展团。”他表示,今年协会已与多家中国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推动中国农产品与商贸企业走向加拿大市场,实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把握商机,持续深耕
  在本届进博会上,直播带货等创新推广方式,正成为众多展团吸引消费者的新选择。
  走进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的展位,不少韩国企业正通过直播向线上观众介绍产品。面膜、手膜、护肤品等热门品类在直播间吸引了不少关注。
  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东北亚·东盟本部本部长金相佑介绍,该公团为韩国政府机构,致力于为出海企业提供展览、市场营销以及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今年,公团带来了36家韩国中小企业集中亮相,其中,有不少企业的产品是首次面向中国市场推出。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直播电商市场,我们每天都会为展团内的36家企业安排直播。”金相佑表示,他们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向中国消费者实时推介韩国商品。“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曝光,让中国消费者了解这些中小企业。”
  金相佑表示,进博会给韩国中小企业搭建了重要的展示舞台。去年进博会期间,有韩国护肤品企业通过参展实现了销售额2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借助进博会打开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
  在澳大利亚企业的展台,同样可以见到许多直播达人。
  “直播带货已成为我们今年在进博会的一项重点工作。”马杰说,今年,不少参展企业在展台积极开展直播。他举例说,自己刚刚与澳大利亚品牌斯维诗合作完成了一场直播,借助进博会期间的直播热度,品牌的单日销售额增长高达300%。
  马杰介绍,澳贸委从去年起便开始尝试通过自有社交渠道进行小规模直播,今年,他们与两位网红达成合作,开展多场专题直播。“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支持参展企业的现场推广,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直播带货的价值,学习如何有效触达中国消费者。”
  “进博会带来了如此多的机遇和买家,对于澳大利亚公司来说,来中国参加进博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马杰说。
  梅倩琳表示,进博会规模大、内容丰富,不仅全面覆盖工业、消费、农食及健康产品等领域,更连接了从基础设施服务到终端采购的完整产业链,促进了跨行业交流与合作。“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我们将持续协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通过跨境电商、分销合作等适宜路径,找到开拓中国市场的精准方式。”

               
                (责编:贾文婷、张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发布 联系QQ